水下无人机勘察水质,污染源迅速被锁定
2024-10-23
[摘要]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程冰凌在浙江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的中一河河域,城建办的工作人员正进行着水质勘察,伴随着数据播报:“当前水深0.3米,水温维持在27.1℃,水下亮度调节至50%……”连日来的降雨让河道略显浑浊,这要求他们更加细致地排查,确保消除一切潜在隐患。工作人员正在操纵水下无人机进行水质勘察 受访单位供图此次勘察,一个特别的“新成员”——水下无人机,成为了焦点。这款小巧而灵活的
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程冰凌
在浙江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的中一河河域,城建办的工作人员正进行着水质勘察,伴随着数据播报:“当前水深0.3米,水温维持在27.1℃,水下亮度调节至50%……”连日来的降雨让河道略显浑浊,这要求他们更加细致地排查,确保消除一切潜在隐患。
工作人员正在操纵水下无人机进行水质勘察 受访单位供图
此次勘察,一个特别的“新成员”——水下无人机,成为了焦点。这款小巧而灵活的设备,宛如一艘微缩版的潜水艇,在螺旋桨的驱动和探照灯下,化身为水下的电子眼,能够自如地在百米范围内穿梭探索。
这台水下电子眼是蛟川街道今年引入的智慧巡河新装备,不久前,一起居民投诉案件迅速得到了响应。清水浦池塘因异味扰民而被举报,城建办工作人员迅速携带水下无人机前往现场。
“通过无人机实时传回的画面,我们迅速锁定了污染源——有人私自接入管道,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池塘,导致水质恶化。”城建办工作人员蒋帅介绍。在无人机的协助下,污染源被迅速定位,相关部门随即展开了后续处理。
蒋帅还提到,以往处理此类河道污染问题,需要工作人员亲自下水检查每个排水口,这不仅耗时费力,还增加了人工成本。而现在,有了这个智能设备,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,还提高了工作效率,实现了更加精准的治理。
水下无人机 受访单位供图
此外,蛟川街道还利用空中无人机进行巡河,其广阔的视野、良好的机动性和时效性,为生态环境监管提供了“千里眼”般的支持。
同时,临江小区的智慧雨污分流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。该项目总投资约100万元,预计11月完工。届时,小区的排水口将配备物联网智控装置,实现晴天闭合、雨天开启的自动化管理。同时,高清摄像头和传感设备的安装,将实现远程智能监控和数据实时采集,为雨水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
从5G无人机巡查河道,到水下机器人探测隐患,再到智慧管网守护居民区水域健康……蛟川街道通过智慧联动的工作模式,实现了“水陆空”全方位的监管体系。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水域治理的工作效率,更为辖区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